首页 常识
首页 常识

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?因为傲慢和偏见

“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,偏见让我无法爱别人……” ———《傲慢‬与‬偏见‬》

为什么道理都懂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?因为不是真知道。

先来讲一个故事。

说一个大师,非常厉害,对来找他的人,随便指点一二,那个人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大师的讲课费,也很贵。每课时至少两位数,还不一定约得到时间。大师名气很大,名声远播。

这天,大师想,我启发了那么多人,给那么多人带了财富、名誉、地位,我是不是应该回家乡看一看,给乡亲们帮帮忙?

有想法,就行动。大师走到村口,一个乡亲看见大师,喊:“哎,二狗,你回来了!”大师扭头走了。

他知道他这个“和尚”,在家乡念不好“经”。

为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?

外请的人,一定是有名气,有水平,所以才会请来。而受众,也知道他有名气,有水平。自然的,就会放下傲慢和偏见。

傲慢和偏见是什么?就是我们竖起的屏障和带上的有色眼镜。

当我们放到屏障,摘下有色眼睛,就能让别人来爱我们,给我们需要的东西。同时我们也会爱上自己得到的收获。

就像我们去听一个育儿讲座,主讲的如果是一个不知名的成功育儿的妈妈,内心不会有很多尊重和谦卑。如果设想一下,讲得声音、水平,内容是一样的,只是主讲人换成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了,大部人会以崇拜、尊重、虔诚、更认真的态度学习,收获也会更多一些。

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”。在外因一定的情况下,内因的不同,会让结果大不相同。那么我们何不,在外因一定的情况下,始终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偏见,让自己有最大收获呢?

比如读书。有的书写得好,有的书写得一般。无论读哪本书,只要是决定读的书,就本着开卷有益,认为翻开书,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。那么收获的一定比带着傲慢和偏见、审视和评判翻开书收获得多。

我们不能改变台上讲课的老师,不能改变手里的这本书,不能改变唠叨的父母,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内心的想法,认为他们说的、写的里面,一定有对我有帮助的,那收获到的将会不同。

再来讲另一个故事。

说一个人慕名去拜访聪慧禅师,想请禅师指点迷津。禅师请这个人坐下喝茶。水烧开,禅师往这个人茶杯里倒水。禅师一直倒,一直倒,水满了,也没停。那个人说,“水满了,水满了”。禅师说:“对呀,满的,我怎么能倒进去啊!”

聪慧禅师感觉到,来拜访的人,带着傲慢和偏见,是满的状态。无论给什么,对方是收不到的。才用倒茶来点醒对方。

“洼则盈,少则多”。只有有了空杯心态和洼下去的空间,才可能装满。所以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以,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的心态来求知和探索世界。

什么叫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”?

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法国人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的。

如果你不知道尼埃普斯的话,如果你没看到这句话,你是不是不知道你不知道历史上还有个叫尼埃普斯这个人?

实际上不仅历史上我们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,在很多领域我们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。

谷穗只有沉甸甸的,才会弯下头,那些真正知识渊博、有大智慧的人,都是虚心、温和谦让,温文尔雅的。当我们自己骄态萌生,固执己见时,傲慢和偏见就和我们如影随形了。

尤其是和孩子相处时的父母们,如果总觉得自己是对的,对方是错的,其实就已经错了。

如果能不先断定自己就是对的,对方就是错的,放下傲慢和偏见,放下判断和固执己见的笃定,也许就发现了你从未发现的东西。

《沉思录》里说: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,不是真相。

有一个吃苹果的故事,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。

说在两个平行时空里。分别有一个妈妈带孩子去郊游。两个妈妈分别带了两个苹果。休息的时候,妈妈把两个苹果拿出来,孩子抓起两个苹果,一个咬了一口。

一个时空里的妈妈,披头盖脸的把孩子大骂了一顿:“你怎么那么自私,两个苹果你都咬一口,也不知道给妈妈留一个。”

另一个时空的妈妈,看着孩子,什么也没说,什么也没做。等了一会儿。孩子把其中一个苹果递给妈妈,说:“给,这个甜。”

生活中等一等,看一看,别急着评判,也许美好和幸福都不期而至了。

古人说:“识不足则多虑,智不足则多疑,度不足则多怨”。

当一个人见识、智慧、度量不足的时候,就容易有偏见、傲慢,怀疑和埋怨。那么反过来,如果我们放下傲慢、偏见、怀疑,不去埋怨,就会逐渐增长见识,提升智慧,扩大度量。

优秀是一种心智模式。感谢“外来的和尚”。当把“外来的”放下,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偏见,只看到和尚,离优秀就不远了。
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