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首页 常识

南京大桥历史简介(南京长江大桥有哪些吸引人的历史文化?)

南京长江大桥是金陵四十景之一。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,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、铁路两用桥,使用的也是国产材料。1968年12月29日竣工,工程总造价2.87亿元。

从桥下一直走到桥头堡的位置很长,步行相当艰苦,而且摩托车和行人都走边上的这条小路,再加上脚下铁路火车穿过会有强烈的震动,所以身体虚弱者、体力缺乏者、没有耐心者、心脏脆弱者、没有安全意识者不宜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。

下面是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之一。

【老照片】背景是建桥前的南京长江大桥想象图

历史上人们对长江建桥的需求是种非常大,就采用临时搭建浮桥、摆渡的方式维系交通。民国时期也曾几次勘查,但因为水文复杂、技术不到位再加上战乱,修桥始终没能实行。人们从北方到南方,坐火车在此停下,再耗费半天坐渡轮,才能抵达南方。

火车乘轮渡的方案通过后,每天让一对列车过江。但是遇到大雾、涨潮、夜间、台风,火车轮渡就要停止。建国后,火车轮渡船数量激增,货物运输的需求暴涨。

大量急需运输的物资在码头堆积成山,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势在必行。

南京长江大桥下面的水文条件

长江江面很宽,江底岩层情况十分复杂。因此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开工典礼

经过试验,大桥上面坦克部队压过去都没问题,所以南京长江大桥已经达到当时世界上桥梁建筑的先进水平。国家为此发行了南京长江大桥邮票、粮票,《南京长江大桥》登上语文课本。

【老照片】坦克实验

桥头堡

桥墩建设期间,毛泽东主席还曾来此视察并在桥墩处游泳,还题下留言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。

桥头堡设计的时候,从700多个方案里择选出58个,最终角逐是“三面红旗”方案入选。

【老图纸】桥头堡“三面红旗”方案

【纪录片截图】“三面红旗”方案设计者

小堡群雕是粉红色而不是青灰色,大修后恢复粉红色(不过现在看粉红色再次褪掉了)。这种粉红色是那个特殊年代特色的审美认知。

【纪录片截图】粉红色群雕

【实拍】立在桥头的工农兵雕像

【实拍】旗尖和飘带的金色是大修后恢复的

【网图】WG时期的南京长江大桥老照片

【老照片】1960年1月18日,南京长江大桥开工了,1968年9月铁路通车,12月公路通车

【老照片】好有年代感……

长江

这是我第一次在平地上看到长江(以前在飞机上看到过一次)。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!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,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,全长6363千米(国务院数据)

看着长江,我就想起了渡江战役和老电影《渡江侦察记》。

【历史照片】渡江战役

《渡江侦察记》剧照

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、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。它和黄河共同哺育了中华文明。

估计上边也知道到这里参观的游客多,所以绿化整顿地也很卖力。

当年修桥的工人和施工现场

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就在桥下,因为时间和体力关系实在没法过去参观了。哨兵直上直下的电梯不给平民开放,游客实在无力往返几公里参观桥上又参观桥下。所以在这一点上,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没有杭州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那么人性化。

【网图】从下面观看南京长江大桥

【网图】不同的角度

【网图】20世纪60年代,南京长江大桥曾以“最长的公铁两用桥”被载入《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》

这个角度没有走到(我是从对面走到桥头堡),所以用网图。

【老照片】庆祝大桥贯通的第一趟列车驶过大桥

【老画报】虽然没经历那个时代,但至少沾了尾巴,对中国大陆的红色风暴还是很有感情的

修缮

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的时候,日过车辆预计1.2万辆。到了新世纪,日过车辆八万辆。桥面的损伤也很严重,公路铁路都不堪重负。桥头堡外墙皮都有所脱落。在第二座桥建设之前,南京长江大桥始终无法彻底维修,因为关闭大桥哪怕十分钟,华东铁路就要瘫痪。关闭大桥一小时,江苏省的交通也会陷入麻烦。

直到长江上有了四座大桥和江底隧道后,南京长江大桥才得以休息。2016年10月28日开始,连续27个月封闭维修。

夜景


猜你喜欢